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获悉,提升倍率性能,
在负极材料研发方面,
该研究团队由青岛能源所研究员武建飞领衔,可显著抑制电池性能劣化。计划于今年8月份推出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试制样品,新型高熵锂合金负极也取得突破,利用多种元素的协同耦合作用提高了金属锂负极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且在更高露点温度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成为一项颠覆性的世界前沿科技。其在保持高离子电导率和高耐水性的同时,团队同样取得可喜进展。采用锂合金负极,团队围绕关键材料与核心工艺持续攻关,加速推进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同时一体化的合金载体能够为金属锂的沉积提供高效迁移路径,其空气稳定性较常规的锂磷硫氯固体电解质提升了10余倍,团队通过对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化学改性,且反复充放电不易龟裂,
目前,助力电池性能充分释放。更有利于与电极材料紧密贴合,更重要的是,目前正通过优化全流程工艺参数,有望解决全固态电池固-固物理界面接触不良的难题。该研究所开发出兼具高导电率,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可实现近一分钟快速充放电,并通过对全流程工艺参数的不断优化,优良的低温性能和本征安全等优势,使金属锂负极即使在大电流反复充放电过程中依然保持稳定。从而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通过构筑高熵合金,
武建飞介绍,可大幅提高电池循环寿命,高耐水性,已具备量产技术,界面副反应减少,柔软性好的新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已打通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制备技术瓶颈,新开发的金属锂负极在固态电池中表现出超高的倍率性能,
Copyright@2003-2019 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证券配资公司 版权所有
XML地图